2023【四月精选】领域最新进展

2023/04/28

监管趋势

01 CDE发布《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为进一步鼓励创新,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同意,2023年3月31日给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信息来源于网络



02 CDE关于发布《人源干细胞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


为规范和指导人源干细胞产品的药学研发、生产和注册,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人源干细胞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见附件)。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2023年4月25日给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信息来源于网络



03 FDA局长表示基因和细胞疗法领域应当有更快的进展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局长Robert Califf博士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细胞与基因疗法(CGT)领域应有更快的进展。他指出,FDA的生物制品评价和研究中心(CBER)计划增添150~200人手,聚焦于这一领域。这将有助于加快产品审评的速度。目前有些在研细胞与基因疗法的临床试验被FDA叫停,Califf博士表示,部分原因是因为在研产品的制造方面有一些问题。他表示很多细胞和基因疗法公司是初创公司,没有完善的产品制造设施,这是导致临床试验被叫停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人员短缺,工作量大,但是Wilson Bryan仍然对细胞与基因治疗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信息来源于网络



04 科技部发布《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2023年4月4日,科技部官网发布公开征求对《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加强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促进负责任创新,科技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5月3日。

信息来源于网络



05 CDE发布《基于动物法则的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


为支持新药研发,做好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技术储备,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基于动物法则的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见附件)。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2023年4月7日给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信息来源于网络



06 CFDI发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申请资料要求》


按照《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规定,为明确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申请资料要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组织制定了《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申请资料要求》(见附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2023年4月24日给予发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信息来源于网络



07 CFDI发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检查要点和判定原则(征求意见稿)》


按照《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组织起草了《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检查要点和判定原则(征求意见稿)》,2023年4月26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5月26日。

信息来源于网络



08 NMPA发布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年)


2023年4月19日,NMPA发布《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年)》,公开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相关受理、审批、监管等情况。药品受理、审批数据显示,2022年,国家局共受理药品注册申请12425件。其中,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申请859件,上市申请131件。全年共批准生物制品创新药临床试验571个,上市申请4个。

信息来源于网络



行业动向


01  iPSC衍生角膜细胞完成首例患者移植,国内企业1亿美元引入


日本干细胞再生疗法企业Cellusion宣布,其由iPSC衍生的角膜内皮细胞代用品(CLS001)已完成首例患者移植,用于治疗大疱性角膜病。这项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探索性临床试验在庆应义塾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进行,并且在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的审查中未发现任何不良事件。CLS001有望通过结合“由iPS细胞制成的具有优良增殖特性的CECSi细胞”和“无需专业知识的简单注射细胞输送程序”,改变全球性的角膜供体短缺局面。杭州星赛瑞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已与Cellusion达成独家许可协议,获得CLS001在大中华地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整体费用约为1亿美元。

信息来源于网络



02 预防卒中,拜耳口服FXIa抑制剂在中国启动两项3期临床


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公示了两项拜耳(Bayer)关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asundexian(BAY 2433334)的国际多中心(含中国)3期临床研究,分别针对预防房颤患者卒中或体循环栓塞,以及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这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可以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而对出血影响较小,有望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这两项临床研究是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组、双臂3期研究,共有约2200名受试者参与,其中中国部分的研究将由北京安贞医院和华山医院担任主要研究者。

信息来源于网络



03  礼来新一代阿尔茨海默病抗体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4月11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礼来公司的抗体新药remternetug注射液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remternetug是一种靶向脑部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新型抗体,目前正在进行国际多中心(含中国)3期临床试验。礼来公司公布的一项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remternetug能快速清除淀粉样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潜在的治疗效果。此举预计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信息来源于网络



04  诺和诺德达成超6亿美元合作,开发糖尿病生物打印组织疗法


4月13日,Aspect Biosystems与诺和诺德共同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开发生物打印组织治疗产品,用于替换、修复或补充体内缺失的生物功能,为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疾病修饰治疗方法。Aspect的生物打印技术和诺和诺德的干细胞分化和细胞疗法开发与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将被充分利用。诺和诺德将获得多达4种独家全球许可,Aspect将获得7500万美元的首付和未来最高可达6.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该合作项目最初将专注于开发生物打印组织治疗产品,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而无需进行免疫抑制,为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们带来变革性的治疗方法。

信息来源于网络



05  效果堪比自体CAR-T,Sana公司“通用型”CAR-T临床前数据优异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创新的癌症免疫疗法,但自体CAR-T细胞疗法价格昂贵,且需要复杂的生产流程,可扩展性有限,而且在不同患者间质量差异较大,导致治疗效果难以预测。近日,Sana Bio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Hypoimmune anti-CD19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provide lasting tumor control in fully immunocompetent allogeneic humanized mice》的研究论文,通过基因编辑构建出了低免疫(HIP)T细胞,并利用慢病毒载体过表达CD47和CD19 CAR,构建出了异基因HIP CD19 CAR-T细胞。研究证实,这种基于异基因的HIP CAR-T细胞的“通用型”细胞疗法,在免疫功能完整的移植小鼠模型中,能够对人类B细胞淋巴瘤(B-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等癌症提供持久的肿瘤控制,且没有引起免疫拒绝反应。这一研究为CAR-T细胞疗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基于异基因的“通用型”CAR-T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持。

信息来源于网络




06  首个!突破性现货型细胞疗法获FDA批准


4月18日,美国FDA批准Gamida Cell公司的细胞疗法Omisirge上市,该疗法可降低因干细胞移植引起的感染。Omisirge是一种经过改良的同种异体脐带血细胞疗法,用于加速体内中性粒细胞的恢复,并降低感染风险。该疗法已在全球性随机3期临床研究中获得支持,可用于12岁及以上成人和儿童血癌患者,其计划进行骨髓清除性调节方案(如放疗或化疗)后接受脐带血移植治疗。Omisirge是首款获批的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疗法,可为血液癌症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信息来源于网络



07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常见症状,FDA咨询委员会投票支持新药批准


近日大塚制药(Otsuka Pharmaceutical)和Lundbeck Pharmaceuticals公司联合宣布,他们的药物Rexulti(brexpiprazole)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相关激越症状(AAD)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已被FDA精神药理学药物咨询委员会和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咨询委员会联席会议批准,证明该药物治疗AAD的益处超过其风险。如果获得FDA批准,brexpiprazole将成为首个获FDA批准用于AAD治疗的药物,能够缓解患者和护理者所面临的神经精神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进行性损害,包括多种认知功能受损,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激越、精神错乱等。目前,尚无FDA批准的疗法治疗AAD患者的激越症状。公开资料显示,Remternetug是一种抗体新药,靶向一种名为N3pG的淀粉样蛋白亚型,采用灵活的给药方案,包括皮下给药,以满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不同需求。此前,该产品已在1b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与淀粉样蛋白降低等级一致的深度斑块清除,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信息来源于网络



08  首款靶向SOD1突变反义核苷酸疗法获批上市


4月25日,渤健/lonis联合宣布,他们共同开发的针对SOD1-ALS的基因靶向疗法tofersen已经获得FDA的加速批准上市。这是针对ALS的首款基因靶向疗法,目前适应症的完全批准将取决于正在进行的III期ATLAS研究。SOD1-ALS是ALS的一种罕见遗传性形式,患者疾病进展迅速,发病后生存期不超过3年。Tofersen可与编码SOD1的mRNA结合,从而减少SOD1蛋白的产生。尽管III期VALOR研究未达到主要终点,但多项次要和探索性终点分析显示,疾病进展有减缓的趋势。根据近期公布的12个月整合性数据,tofersen不仅能持续减少神经丝轻链(NfL)数目,还能减缓许多疗效终点的下降。截至目前,FDA已批准4款治疗ALS的药物,其中tofersen是最新获批的一款,有望为SOD1-ALS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信息来源于网络



研究进展


01 Science子刊 | 低免疫胰岛移植,有望治愈1型糖尿病


近日来自Sana Biotechnology的研究团队在《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Human hypoimmune primary pancreatic islets avoid rejection and autoimmunity and alleviate diabetes in allogeneic humanized mice》的文章。研究团队利用CRISPR技术敲除了人原代胰岛细胞中MHC I类和II类蛋白,并过表达了CD47,防止其被NK细胞和巨噬细胞杀伤,然后将这些低免疫细胞重新聚集为“假胰岛”(p-islets),并将其移植到糖尿病人源化小鼠体内。结果显示人源的低免“假胰岛”在免疫功能正常的糖尿病人源化小鼠模型中能够存活、定植并改善糖尿病。这为未来在临床中低免iβ细胞移植疗法提供了佐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7785-2

分享页面

行业新闻

XML 地图